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在公款吃喝越來越受到監督之時,大吃大喝也開始從地上轉入地下,譬如北京的一個私秘會所,一頓飯的價格依然令人咋舌。餐廳服務員說,“一般的話,人均1680元一位。”更高級別的還可以達到人均6000多元,“來這兒的領導太多了”。記者問“八項規定對你們有影響嗎?”餐廳服務員答曰:“沒有。”(12月10日央視)
  少數領導將高檔飯店的行程挪到了私密會所,說穿了不過是李代桃僵的把戲。人均上千的消費,在高薪養廉尚未兌現的今天,常識邏輯只能推演為“崽花爺錢不心疼”。花誰的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權力一旦亂花錢,遲早要“投桃報李”:如果埋單的是市場主體,交易法則恐怕就不可能“讓市場做決定”了;如果埋單的是地方財政,這窟窿遲早蠶食的是民生福利。一旦“人均6000多元”的吃成了慣性,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恐怕就要兌現為明規則。
  大吃大喝,從來就不是嘴和胃的問題。新規能否管控住“舌尖上的腐敗”?這個問題還是要辯證分析。2013年11月19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一星期,中央就印發了《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此前,反四風、反浪費的頂層設計也不少。效果當然很明顯,但要論及釜底抽薪還是揚湯止沸,恐怕還各有糾結。譬如每次禁令或條例之後,總能看到或聽到私密會所“敞開懷抱”繼續給少數官員提供天價吃喝的舞臺:《經濟參考報》記者此前暗訪發現,一家名為“乙十六商務會所”的餐飲企業,以私密、高端作為賣點,主要服務政商人士,竟將會所開到了北海公園、地壇公園內。儘管市民議論紛紛,公園管理人員卻告誡記者:別報道了,曝光也沒用。今年中秋前後,人民日報記者隨地方紀委暗訪,也坐實了“個別公款消費轉向私密會所”之說。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當此語境下,“私密會所”就像是天然的緋聞,給公眾無限遐想空間。在各色新聞跟帖背後,民眾也對之恨得牙癢癢。客觀而言,違規違法的私密會所固然要經受公序良俗的拷問,但合法經營的私密會所,天價也好、奢華也罷,都是市場的選擇,不是它們令官員學壞了、而是失範的權力為它們催生出更廣闊的市場罷了。這中間的邏輯關係不能顛倒。某種意義上說,對私密會所的恨意,不過就是“紅顏禍水”的翻版。餐飲高低消費、參差多態,再是尋常不過,倒是權力動輒“嫌貧愛富”、“欲說還休”,這才是弄壞了會所之水的根源。
  “八項規定”為什麼對於動輒人均數千的私密會所消費沒有影響,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人家本就只賺有錢人的錢,無須仰仗官場的臉色過日子。有專家預估了,說2020年中國人均收入可達12700美元,按照收入層級分佈的情況,消費高低有別,也不是怪事;二是八項規定等善政在落實的時候還是被悄悄打了折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核心漏洞還在,權力BUG還沒有能及時補上,這個時候,“沒有影響”雖然話難聽,卻是值得制度設計與監管作為警醒的真相。
  總之,管住公款或公權,不能靠滅了私密會所這回事。權力清爽起來、權責對等起來,管它媚眼如絲、管它誘惑如潮,坐懷不亂的君子還是可以靠制度規制出來的。一句話,整治公款吃喝,板子別錯打了私密會所。抓住真問題,才能真解決問題。(鄧海建)  (原標題:公款吃喝,板子別錯打了私密會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68rupn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