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4月7日電(南如卓瑪)馬慶祿是甘肅夏河拉卜楞鎮人。“我雖然是漢人,但我出生在拉卜楞寺旁,我熱愛草原上流傳的藏族民謠”,他說。
  甘南原生態的藏族民歌無音樂伴奏,常常以舊調填新詞來演唱,歌詞內容神化色彩甚濃。2008年,甘南藏族民歌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今年56歲的馬慶祿是甘南州文化館館長,經常研究作曲、電腦MIDI。最近,他又計劃整理藏區民俗文化《南木特藏戲唱腔》。
  “騎著馬,兜里裝著錄音磁帶深入甘南草原的每個角落,馬背上摔下來的經歷不計其數”,馬慶祿談起搜集藏族民歌的歷史,不免感傷,因為甘南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整理民歌的很多老師如今不在人世,很多民謠表演者也相繼去世。
  近日,記者到訪時,馬慶祿拿出剛剛面世的《甘南藏族民歌集》逐一介紹,如數家珍。他說,該書以文字形式讓藏族民歌得以留存,很多文化工作者60年深入草原深處搜集民謠682首,歷時5年整理近日面世,結束了當地民歌口口相傳的歷史。
  該書內容有“歌舞之鄉”拉卜楞的酒曲、格爾(說唱)、情歌等,還有碌曲、瑪曲草原文化的扎聶琴彈唱,以及卓尼的土族民歌和巴浪鼓舞曲調。此外,還有舟曲、迭部兩地的多迪、央賽等舞曲。
  馬慶祿說,甘南藏族民歌中還有催眠歌、乞討歌、瑪尼調等,曲調各異。此外,還有藏戲音樂、寺廟音樂、說唱音樂等還需要繼續挖掘。
  馬慶祿三十餘年走訪了近4萬平方千米的甘南藏區。他說,每當聽到在山谷間採藥、採蘑菇的陌生男女各占山頭“打情罵俏”,把自己的心意即興用民謠方式唱給彼此以傳情,尤其藏族姑娘銀鈴般的笑聲與溪水和小鳥的歡呼聲“交相輝映”,總感覺最美的藝術來自於可愛的勞動人民。
  “60年來從沒有間斷過搜集,一代又一代,但他們都相繼離開,我必須把它整理出來,永遠珍藏流傳”,馬慶祿說。近日該書整理面世。
  甘肅中醫學院藏學、藏醫系退休老教授格桑赤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藏民歌逐步形成了其獨特的民間藝術,但目前瀕臨失傳,亟待保護,“得讓它重新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令格桑赤來欣慰的是,被譽為甘南民族正統音樂傳承者的拉卜楞寺“道得爾”佛殿樂隊,自改革開放以來,大膽地走出寺院、走向社會,也走出國門,先後出訪了美國等北美洲一些國家和臺灣、香港、澳門及東南亞一些地區,受到普遍歡迎和高度贊揚。
  格桑赤來說,從發現的藏文文獻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語言交流,常用民歌作為表達方式。所以很多像馬慶祿一樣的文化工作者作出了很大貢獻,因為藏族民歌就是鮮活的“百科全書”,記載著藏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變遷。(完)  (原標題:《甘南藏族民歌集》面世 以文字存留藏族民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68rupn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