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擬下周舉行外長級會晤,磋商烏克蘭局勢,尋求化解危機之道。只是,身為危機“主角”的烏克蘭雖然參與這次會晤,卻難以讓外界相信其有發揮關鍵作用的實力。”
  不少人認為,有關烏克蘭問題的國際斡旋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三巨頭所主導雅爾塔會議的翻版,烏克蘭只能身在談判桌外圍,等候大國協商後“宣判”自己的命運。
  “主角”參與 錶面文章?
  自反對派推動烏克蘭議會解除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務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多次在歐洲碰頭,商討烏克蘭局勢。這期間,烏克蘭始終沒有代表參與其中。
  美聯社認為,這種顯著的角色缺位情有可原。一方面,亞努科維奇流亡後,俄羅斯以不具合法性為由拒絕與剛剛上臺的烏反對派政府打交道;另一方面,歐盟和美國儘管支持現在的烏克蘭政府,但給外界的印象還是由美歐主導與俄羅斯的談判和斡旋。
  本月初,烏克蘭副外長丹尼洛·盧布基夫斯基在一次記者會上強調,任何關乎烏克蘭命運的決定必須有烏克蘭方面的參與,“沒有烏克蘭,不可能有真正對話”。正是基於此,下周舉行的外長級會晤除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外,還邀請了烏克蘭方面。
  不過,烏克蘭的聲音能否真正得到傾聽,仍然是個疑問。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面對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壓力,烏克蘭幾乎無牌可打,只能聽命於西方,尋求保護。
  冷戰記憶 大國做主
  一些歷史學者不免將眼下局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國斡旋相對比。
  1945年,美國、蘇聯和英國三國領導人在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確定了二戰後的世界格局,實際上將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東歐劃歸蘇聯影響力之下;如今,克裡米亞重回焦點,一些人士在烏克蘭危機中看到雅爾塔會議的影子。
  “冷戰期間,美國國務卿和蘇聯外長們經常磋商危機的解決方案,決定其他國家的命運,這種對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了,但上周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美國戰略預測公司政治分析師喬治·弗里德曼說,“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不與他人商量而尋找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辦法,並通過這種途徑,確定它的命運。”
  不過,美國前駐烏克蘭大使史蒂文·皮弗認為,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還是希望讓烏克蘭成為這次對話中的積极參与者。
  民眾憂心 糾結無奈
  烏克蘭政治分析師弗拉基米爾·費先科認為,國際社會應該拋棄其他國家決定烏克蘭命運的想法。不過,他承認,西方國家的作用對烏克蘭的將來至關重要,畢竟任何結果都比戰爭強。
  “我們不是生活在19世紀,烏克蘭必須自己決定內政和外交政策,”費先科說,不過,與其讓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決定與烏克蘭開戰,還不如“讓他和西方就烏克蘭事務談判”。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不少民眾感受到戰爭威脅。
  “我感到擔心,為我們的烏克蘭,為我們孩子的未來,我不希望我們的恐懼成為現實,”50歲的建築工程師亞歷山大·奧薩奇說,“戰爭是恐懼、鮮血和灰燼,上帝不會允許。”
  經營小商鋪的捷季揚娜·奧特羅先科說,她曾想去靠近俄羅斯的邊境地區祭拜一位親戚的陵墓,卻感到害怕。她表示,只要能確保烏克蘭安全,西方國家可以和俄羅斯隨便怎麼談。
  “我信任西方,他們正在做正確的事,”奧特羅先科說,“如果沒有西方幫助,我們(烏克蘭)的政府不可能和普京談。”
  徐超(新華社特稿)
  徐超  (原標題:美俄歐烏擬於下周會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68rupn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