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固態硬碟日,在天河區珠村, 七夕活動吸引外國友人參與
  廣州乞巧節賽藝會的參隨身碟賽作品
  從民間自發到政府自覺,買屋從村落民俗到
  非遺盛典十年復興固態硬碟,珠村乞巧大放光彩
  文/ 李雯潔 楊靜 田竹北買屋禾 圖/ 鄧勃 楊鋒
  昨日,一場隆重而盛大的“送七娘”活動在廣州市天河區珠村舉行。至此,2014乞巧文化惠民演出暨第十屆廣州乞巧文化節落下帷幕。由於恰逢周末,各地男女老少近10萬人到珠村觀巧、游巧、鬥巧,迎來節慶高潮。
  乞巧節,又名“七姐誕”,是一個富有中國民族韻味的婦女節日。在享有“中國乞巧第一村”盛名的天河珠村,乞巧習俗也經歷了興起、穩定、變異、斷層與再造,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下,從一個村落民俗上升併成長為受國家非遺保護的文化盛典,充分體現出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的融合、鄉土文化與都市文化相聯結、民俗風習與社區文化相濡染的多彩與亮麗。
  珠村乞巧從民間自發到政府自覺———2005年,天河區政府扛起廣州乞巧復興的傳承大旗,開啟乞巧文化節慶先河,近兩年來取得更多突破,乞巧文化以婀娜之姿走向國際。時值廣州乞巧文化節十周年之際,記者梳理珠村乞巧沉浮史、重生記,總結和分享天河區在保護傳承乞巧習俗、推動地方文化建設等方面積累的多方經驗。
  巧婆偷偷在祠堂“擺七娘”
  據悉,珠村先祖南宋建村時,乞巧節也隨之從中原帶到了珠村,開啟了“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的文化記憶。明清至民國中期尤為興盛,據記載,尤其是遇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好年景,村裡會“擺大七娘”。清末民初珠村舉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記錄“珠村大祠堂,要擺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兒換靚妝……”生動反映出舊時珠村乞巧節的盛況。
  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廣州淪陷,珠村的“擺七娘”才全部停止。
  新中國成立初期曾一度恢復,據悉,珠村還出現男子“擺牛郎”。之後又由於種種原因再度停止,珠村乞巧直到1988年才再度興起。
  1998年,天河珠村的幾位婆婆開始偷偷商議恢復乞巧風俗,這一年製作的公仔和紙花也沒敢擺上臺面。次年,4位“乞巧婆婆”
  帶領珠村婦女施展巧藝,在珠村一個小祠堂里重又恢復了“擺七娘”。那時,在人們的記憶里,“擺七娘”仍是封建迷信活動。因此,這一年的“擺七娘”是偷偷進行的,不敢宣傳和張揚。前來參觀的人數不足300人,但得到了眾鄉親的認可和好評。
  2000年,珠村東南社開始籌款,群眾(以女性為多)爭相參與,在第三經濟社旁址擺起了一臺中型的“七娘”。晚上,珠村的交誼樂社到場演奏助興,一連三日,參觀人數約有2000人(以本村為主)。
  這一年,通過群眾的口耳相傳,珠村乞巧這一村落民俗漸漸在廣州打開了知名度。
  2001年-2004年,珠村村民自發地挖掘和推廣珠村乞巧文化,重現乞巧記憶。2001年,珠村文化熱心人士開始積極挖掘乞巧民俗文化,並邀請媒體參觀報道,同時邀請廣東省和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俗文化研究會進珠村進行文化挖掘。珠村東南社一時萬人空巷。在媒體與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支持下,珠村東南社的婦女們壯起膽子、大展才藝,貼出大紅紙當街募捐要擺“大七娘”,不分男女老幼都可捐款參與。2002年,珠村的擺七娘活動更加紅火,擺出兩台“大七娘”,婦女專用的乞巧大襟衫也閃亮登場,令觀者目不暇接。而後,珠村村民自娛自樂地過“七姐誕”,也帶動了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擺七娘”的興起,推動了乞巧藝術的發展和乞巧文化的傳播。
  十年升級為大型文化盛典
  不知不覺,擺七娘的規模越做越大,參加的村民也越來越多。珠村人開啟了南中國乞巧文化復興之先河,使得淡化多年的乞巧活動再次興起,令這個幾乎失傳的古老習俗重獲新生,並帶動了珠三角一帶如東莞、黃埔、番禺、荔灣等乞巧節活動的興盛。
  從2005年開始,天河區政府持續打造“廣州乞巧文化節”節慶品牌,將珠村村落乞巧節一躍提升為廣州乞巧文化節,首次由官方主辦,開創了國內之先河,並永久落戶珠村。
  十年來通過政府搭台,創新文化活動,打造了七夕典禮、乞巧女兒形象大賽、乞巧文化論壇、乞巧工藝製作大賽、白領鄉親大會等品牌活動,衍生出了更多的文化形式。同時以時代元素充實節慶主題和乞巧作品,如2010年亞運會將亞運主題和乞巧巧妙融合;2013年以“七夕天河美麗廣州”為主題,將乞巧女兒夢與中國夢相連,在作品中傳達出家園美好、生活安康的良願。
  除此之外,2007年乞巧文化節開幕式上推出的“七夕祭奠”以及2013年的大型音詩畫三位一體演繹和還原祭奠儀式,以藝術形式再現“拜七娘”等乞巧民俗。而諸如“當代女子成人禮”、“兩岸三地賽巧會”、“七夕游巧主題游園”等活動則更加貼心地考慮到市民的審美趣味和情感需求,真正使珠村乞巧從村落民俗上升併成長為惠民的大型文化盛典。多次開展的嶺南地區乞巧民間工藝展及海峽兩岸的乞巧文化交流訪問,真正實現了兩岸三地的文化聯姻。
  2011年,“天河乞巧習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天河珠村入選文化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近年來,廣州乞巧文化節實現了更多突破———2013年,以“認知·傳承·融合”為主題的廣州乞巧文化論壇在天河區拉開帷幕。首次邀請來自馬來西亞、新西蘭、日本及中國港澳臺地區逾50名民俗文化專家、民間藝術大師及民俗傳承人齊聚一堂,以乞巧文化的“活態”傳承與發展為題,為乞巧後勁發力“把脈”獻策。同年,第九屆廣州乞巧文化節首次實現了“以點帶面,全城同巧”,在廣州城市客廳花城廣場、天河公園、天河路商圈設立三個分會場,舉辦乞巧美食匯、賞燈會、民俗風情展等系列活動,讓乞巧文化從城郊村落移至商業繁華重地,讓更多廣州市民和海內外游客感受乞巧文化的魅力。
  2014年廣州乞巧文化以婀娜多姿的步伐走向境外。時值十周年大慶,珠村與黃埔巧姐及乞巧文化專家組於7月25日至27日赴澳門參加2014亞太文化創意博覽會。
  此行,廣州乞巧文化交流協會送出了100多件珠村及黃埔巧姐今年新創作的精品參展,藉此平臺實現非遺文化節慶與世界遺產城市的文化交流。而全國首個乞巧文化博物館也於今年乞巧文化節期間在天河珠村開館,迎來數萬游客參觀。
  烏丙安高度贊譽天河乞巧
  經過十年積累,天河珠村早以“中國乞巧第一村”的盛名揚名海內外,而以天河珠村為基地的“廣州乞巧文化節”形成了天河區傳統與時尚文化相融合、鄉土與都市文化相連接、民俗與社區文化相濡染的鮮明文化特色,成為廣州重點培育的傳統民俗文化品牌。
  被譽為“我國第二代最富有聲望的民俗學家”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對珠村乞巧給出了高度評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天河七夕乞巧節項目,從第二批擴展項目申報成功到今天,經過了幾年來有組織的搶救、科學的修複、有計劃的維護、有效的傳承,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傳播、弘揚和上規模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文化空間非遺項目之一,發揮了它強大而切實的文化影響力。”
  他指出,天河乞巧節從上百年的民眾自發保護到近十年的自覺保護,從當地珠村黃彩餘、陳寶好、周文蓮、謝惠瓊乞巧四大元老及眾多“乞巧婆婆”傳承人群體,和有關專家相結合的節日文化資源搶救,到有組織的科學普查和採錄,通過幾年來上規模的七夕節日群眾性乞巧工藝傳習活動,使該項目得到了有目共睹的傳承和發展,可以說是目前我國成功保護乞巧節日的範例之一。編輯:王銳  (原標題:廣州珠村乞巧“送七娘” 10萬人觀賞(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68rupn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